主办:宝鸡市档案局 地址:行政中心6号楼D座 办公室电话:0917-3261356 查档咨询电话:0917-3261355网站地图
通知公告: 更多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档案文化 > 热点话题
方言语音建档工作之我见
时间:2018-03-26 09:04  来源:凤翔县档案局  作者:赵娟  点击:
  方言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方言正逐步弱化,面临消失的境地。方言语音建档是保存方言,留住乡愁的重要形式,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本文就自己从事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方言语音建档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逐渐融入地方,讲方言的人日渐少了,曾经代表一地文化的乡音显现出“渐行渐远”的趋势。“娘(nia),你好着哩么?”、“他品麻的很!”,多么亲切的乡音,听到这些,或许有老人开始感叹时光飞逝,或许有游子开始思念故里乡亲,也或许有朋友会感到惭愧,这些曾经那么亲切的话语,怎么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呢?,在“书同文、话同音”的大趋势下,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去适应时,那些乡音里的粗放豪迈、伶俐趣稚,故里乡亲也离我们渐渐远去。“丢掉”了方言这不由使人感到困惑。
  方言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地域标签,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地域、特定时期使用的语言。她源自“草根”,浸润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跟文绉绉的书面语相比,方言虽粗糙直白,但只言片语间却包含着民间的智慧和幽默,更形象地表达了百姓的喜怒爱憎。方言俗语之妙,是由于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鲜活于民间。地方传统文化在人们身上的印记之鲜活、之异色,莫过于那些乡音未改的方言俗语。方言俗语之妙,还在于嬉笑诙谐的不经意间,勾勒出人生哲理,乃至一方民众的性格倾向。这些由生活“作曲”,属于特定区域间的话语精彩,是普通话所无法比拟的。
  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就是将地方方言进行系统性、学术性的整理,是对方言文化的全面保护,是保存方言、留住乡愁的重要形式,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激发大家了解方言民俗,热爱家乡文化,研究民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二、凤翔方言的特点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北部,东毗岐山,西连千阳,南邻宝鸡,北接麟游。现辖12镇233个村,版图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
  凤翔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陕西省内俗称“西府话”。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根据其内部特点,大致可分为城关话(即狭义的凤翔方言)、北乡话、南乡话、东乡话(可归岐山方言)。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可以看出,凤翔方言具有三个特点:
  (一)凤翔方言具有西府方言的特点。凤翔历史悠久,它是春秋时期先秦的国都所在地,一直是陕西关中西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又处于西府的中心地区。基于上述原因,凤翔方言受到了西府各县方言的影响,因此,具有了西府方言的许多特点,特别是凤翔方言具备了西府两大主要方言区的特点:凤翔北乡话(甲音系)与扶风(大部分地区)、麟游及千阳的方言相似。南乡话(乙音系)与岐山、宝鸡、陇县(东南)、太白、眉县的方言相似,而凤翔城关话正好是甲乙两个音系的混用。在东乡话中,以横水、虢王地区与岐山方言相似表现最为突出。
  (二)凤翔方言具有一些兄弟民族的词汇。凤翔离古代的“五胡”区域较近,又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主要地区,因而,其语言中有一些兄弟民族的词汇。如“孩他达”中的“达”字,本为“爹”字,“爹”字在《广韵》中是“陟邪切”,中古读如“达”、“羌人呼父也”。又凤翔人把遇事都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叫“胡拉海”,这一词原出自蒙古语,指土匪、强盗,凤翔人借用其词而意义转移了。还有“克梯麻擦”被凤翔人用来形容“很快”,这可能也是蒙古语借词。
  (三)凤翔方言具有山西等地方言的一些特点。明清之际,凤翔商贸发达,晋、豫、川、苏等省商贾大量迁徙凤翔,使得凤翔方言中有了山西等地方言的一些特点。例如“后晌”(下午)、“恶水”(泔水)、“捻弄”(修理、拾掇)、“屎爬牛”(屎克螂)、“大大”(伯母)、“暖鞋”(棉鞋)、“玉麦”(玉米)、“言传”(不~:不言语、不吱声)等。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凤翔县档案局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坚持“体现特色,突出重点,科学操作,建立体系”的原则,以保护和传承凤翔方言为目的,以建立内容完备、体系健全的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库为主要内容。通过走乡入户,对辖区内方言分布情况进行普查,选定城关镇为建档点,对当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进行整理,制定具有凤翔特色、最能体现凤翔方言特点的自选文本,确定最具代表性的方言语音发音人,通过方言专家具体指导,由方言语音发音人录制音视频,对录制文本标注国际音标,最后整理归档,形成语音数据库。建立以城关话为代表的凤翔方言档案,记录下逐渐消失的凤翔方言,为凤翔方言留下了“标准声音”。这里简单谈一下自己从事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的看法:
  1、社会对方言建档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人认为:整个社会在大量推广普通话,寻找遗失的方言就是在倒退,是在劳民伤财。也有人认为:方言语音建档应是文化部门的事,与档案部门无关。因而得不到有关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影响工作的推进。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旦忽视方言这个语音文化源泉,文化资源就会枯竭、苍白、缺乏生机以至没有生命力,保存方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档案部门具有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知识储备优势,由档案部门进行方言语音建档是省政府下达给档案部门的一项工作任务,是档案部门的一项创新工作,是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加强与文化、史志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保存、利用方言语音档案打下坚实基础。
  2、建档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方言研究是汉语言学的一个专业,内容宽泛,纵向要追溯历史,横向要研究地理学,以及历史地理学,既要对方言进行实地调查,又要对调查材料进行语音学和音韵学的综合研究。从事方言建档的人,一定要具备语言学、语音学、语言史和民族史修养。但是,从事语音建档的档案人员可以说个个都是门外汉。在方言调查过程中,对于部分发音无从下手,只能用同音字或汉语拼音代替,从而导致记音不准的问题发生。对于语音专家标注的国际音标,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懂。这就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建档效果,只能使其束之高阁。
  3、自选文本涵盖面窄。方言语音建档文本分为规定文本和自选文本。规定文本包含单字、词汇、短句和短文四部分,涵盖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语言,能基本体现本地区的方言特色。自选文本作为规定文本的补充,重点体现规定文本无法涵盖的语言部分,最能体现当地方言的特色,也是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的重点内容。凤翔方言大致可分为城关话、北乡话、南乡话、东乡话。用方言说唱的曲艺有:西府曲子、快板、故事等。用方言演唱地方戏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这次仅选用县城老城区作为建档点,编制的《凤翔方言自选文本》,共收录词汇690个、短语40句(包括歌谣、谚语、歇后语)、诗经2首、民间故事2篇、西府曲子2首。这些只是凤翔方言中的星星点点,忽略了大量的方言素材,好多最具代表性的方言没有体现出来,致使建档内容不够全面,质量不够精准,不能完全体现出凤翔方言文化的特点。
  4、发音人选取超标准。按照上级的要求,选取发言人的条件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男性,本人及配偶均为当地人,无长期外出生活经历,小学或中学学历,口齿清楚,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发音地道、老派、纯正。在选取过程中,我们发现选取的最地道的发音人,由于受文化程度、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多只会说,不会念,或只会认常用字、好多生僻字不认识,或是只能照本宣科,不能自由发挥,要完全熟悉文本难度很大。所以,在发音人选取上有有超标准现象。
  5、建档后利用效果不够明显。建档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去回味、研究、学习纸质文本。在保留纸质档案的同时,采用声音、图像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应加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可通过讲方言故事、办方言节目、播放音视频等形式,开展多元化成果利用,广泛传播方言,利用方言语音档案搞好服务。让方言消失得慢些再慢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放出光彩。
 
  (本文由宝鸡市档案学会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宝鸡档案政务微博
宝鸡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