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宝鸡市档案局 地址:行政中心6号楼D座 办公室电话:0917-3261356 查档咨询电话:0917-3261355网站地图
通知公告: 更多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档案文化 > 档海撷珍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前后
时间:2012-12-10 11:21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余玮  点击:

  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份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公用笺”上用蓝色钢笔水书写的《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歌曲,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手稿。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曲从作词、谱曲、发表到唱响全国,时间很短,歌词仅有43个字,却曾鼓舞过无数中华儿女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那铿锵的歌声已经成为那段历史的浓缩和象征。

昏黄煤油灯下的“出征誓词”

  中国音乐家协会有位会员,尽管他一生只写了一首歌,却唱响大江南北,名震乐坛,可谓“空前绝后”。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麻扶摇。 

  麻扶摇,黑龙江绥化人,1927年3月出生,1946年5月参加革命,1947年2月入伍,1948年5月入党,曾参加东北秋冬季攻势以及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随部队返回黑龙江佳木斯垦荒种地,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1950年,麻扶摇所在的部队被调派到安东(今丹东),编入东北边防军。当年,风云突变,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经过慎重权衡,果断决定出兵朝鲜,并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麻扶摇回忆说,部队在安东一边搞军事训练,一边做形势任务教育。在部队开赴朝鲜前宣誓时,士气已是空前高涨。面对侵略者的狂妄野心和罪恶暴行,志愿军将士们群情激昂,义愤填膺,纷纷写下请战书。

  1950年初秋,为准备参加抗美援朝,麻扶摇所在炮兵第一师二十六团开赴鸭绿江边整装待命。在麻扶摇所在的五连召开表决心大会上,好几个班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保卫家乡”;有的战士发言中写出“横渡鸭绿江”的句子;几乎所有发言中都有“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口号。作为连指导员的麻扶摇将战士们发自内心的誓言一一记录下来。

  当晚,他趴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连夜赶写战前发言稿。写来写去,总是那几条——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只讲这几条,他总觉得不来劲,他觉得应该一上台就来几句响亮的誓词,把基层官兵的激情表达出来。

  麻扶摇辗转反侧,浮想联翩。昔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画卷又浮现在眼前,他的视角落在了“中华儿女”的群体形象上。麻扶摇想,现在集结在鸭绿江畔的志愿军指战员心中沸腾的热血,正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新中国人民身上的升华和历史延续,于是,“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这振奋人心的词句便跃入他的脑海。对!就用它来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与和平的旗帜,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为了表现指战员把保家卫国和保卫世界和平融为一体的博大胸怀,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他又写下了“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他越写心情越激动,思路也更加开阔……

  写完这首诗后,麻扶摇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不由得朗读起这首出征诗:“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的好儿郎,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吟完,他收起纸笔,倒床蒙头大睡。

  第二天,在动员大会上,麻扶摇挥着拳头,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首自己创编的“枪杆诗”,赢得了战友们最热烈的掌声。会后,他将这首誓词抄写在连队黑板上,还在团誓师大会上宣读。

  很快,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创办的《骨干报》相继刊登了这首诗。当时,连队一位曾姓的文化教员还为这首诗谱了曲,在全连教唱。麻扶摇后来回忆说:“最早的那个曲子不好听,没传下来。现在我不记得,大概也没有人记得。不过,当时部队唱得很起劲。”1950年10月23日,他们连就是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

腿上敲打出响彻朝鲜战场的铿锵战歌

  1950年,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麻扶摇所在炮兵部队采访时,看到连队的墙报上贴满了各种决心书,并偶然看到那首在战士中广为传诵的诗,觉得诗写得好,充满战斗气氛,就抄录了下来。

  在一次战役结束后,陈伯坚在撰写《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战地通讯中就引用了这首诗作为开头,但同时也将其中“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以表示英雄气概;把“中华的好儿郎”改为“中国好儿女”,以增强读音脆度。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这篇战地通讯,这首诗醒目地排在标题下面。

  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周巍峙一直关注着抗美援朝这场关系新中国安危的战争,并着力组织抗美援朝的文艺宣传工作。11月26日下午,正在艺术局局长田汉家开会的周巍峙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一段大气磅礴的志愿军誓词跃入眼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立刻被诗中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动,迸发出难以抑制的创作激情,轻声哼哼,感到很上口,就在腿上敲打敲打,不到半小时把旋律在腿上敲打出来,一首慷慨激昂的经典乐曲就此一气呵成。

  当时,周巍峙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而后,周巍峙还特别在手稿下面注明:“此歌写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听会时写成。”

  回家后,周巍峙又用行书重新誊写了一遍。随即,他把这首歌交给了《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诗人袁水拍,并和袁水拍商量了一下,把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

  12月30日,《人民日报》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再次发表了这首歌。随后,12月初的《时事手册》半月刊也发表了。

  歌曲发表后,周巍峙总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大市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第117期上以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歌词。周巍峙发现后很高兴,认为“战歌”一词用得好,受到启发后就将这首歌曲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51年4月10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歌名,又一次发表了这首歌。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唱着这首歌,爱国青年加入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行列;唱着这首歌,学生小孩把自己买糖果的零花钱捐献给了国家;唱着这首歌,志愿军战士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国野心狼”,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唱着这首歌,从工人到农民、从城镇到乡村,处处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从此,这首战歌很快就唱遍全军,传遍全国,响彻朝鲜战场,响彻祖国大地,成为那个时代最高亢、最激动人心的代表作之一。

歌词作者因为评奖而被首次披露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是继《义勇军进行曲》之后,又一首激发中国军民斗志的优秀战斗歌曲。很快,这首歌就唱到了麻扶摇所在的部队,首长和战友们惊喜地问麻扶摇:“这不是你写的词吗?”然而。麻扶摇却并不认为就是自己写的,相反认为人家谱曲用的即使是自己的词,署名“志愿军战士”也很确切,不一定要署自己的名。

  1953年,政务院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2年间产生的群众歌曲的评奖活动。经过由下而上的推荐,从3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出了9首歌曲获一等奖,其中就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当有关部门寻找词作者时,周巍峙说是取自新华社记者陈伯坚的报道,陈伯坚说是从炮一师采访到的,炮一师很快找到麻扶摇,他还是那句话:“至少‘跨过’两个字肯定不是我写的。”首长急了,说:“这不是你麻扶摇个人的事,它关系到我们部队的荣誉。”并找出当年刊登动员会消息的报纸说:“在大会上宣读这首誓词表决心的,不就是你麻扶摇吗?”麻扶摇只好点头了。

  1959年,音乐出版社出版大型歌集《歌唱祖国》收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第一次正式标明“麻扶摇词”。此后,各种报刊登载这首歌曲时,词作者一律改署为“麻扶摇”。

  20世纪80年代初,麻扶摇从第二炮兵青海基地政治部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在第二炮兵保定干休所安度晚年。麻扶摇说,1990年他专程拜访过作曲家周巍峙,“那时我已经60多岁了,我们俩以前虽然没见过面,但一见如故,跟知心的老朋友一样。”

  周巍峙于1993年7月将《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曲手稿捐献给了抗美援朝纪念馆。

  (本文由宝鸡市档案局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宝鸡档案政务微博
宝鸡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