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宝鸡市档案局 地址:行政中心6号楼D座 办公室电话:0917-3261356 查档咨询电话:0917-3261355网站地图
通知公告: 更多公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档案文化 > 热点话题
谈档案与文化建设——杨冬权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12-10 14:42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杨冬权  点击:

(2012年10月31日 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

  很高兴来参加第三次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前两次,我都曾想参加,但都恰巧因事而未能如愿。今天,我终于如愿了。
  我们这次大会,请到了来自档案界以外的一些著名文化专家,给我们演讲,向我们传授档案学以外的知识。参会的人员也非常踊跃,人数超过1000。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为大会演讲的各位专家和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我们这次大会,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档案局、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同志在百忙中参加我们的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对钟勉同志,对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档案局、档案学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两年一次的中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是中国百万档案工作者的盛大节日,是全国档案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大会,是全国档案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充分展示。它已经成为并将更好地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档案界的一个品牌盛会,并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同行参与,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很好。因为去年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我认为这非常重要,非常明智。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这些年发展很快,已经“坐二望一”了,离经济强国只有一步之遥;但文化则很难说已经达到相应的水平。而经济只是一个国的“壳”,文化才是一个国家的“魂”,如果只是经济强而文化不强,那么,这个国家并不能真正地称为强国。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要远比经济影响强大得多、持久得多,经济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外表的,而文化影响则是长期的、内在的。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说,中国要想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大的影响,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把我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那一部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强国。所以,今年初,国家档案局也提出了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这个档案事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而“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正好把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档案强国这两个目标结合了起来,对于动员和发动全国广大档案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文化强国和档案强国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讲一些我的想法。要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4句话:一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二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三要为文化建立档案;四要建设档案文化。这4句话,既可以作为“档案与文化建设”关系的概括,也可以作为档案工作者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任务或者要做的几件事。这4句话,我是第一次讲,属于“刚刚出炉”的“新鲜产品”,同时也纯属个人想法,没有同其他人研究过。因此,有不当之处请大家谅解并批评指正。
  下面,我分别来讲这4句话。
  第一句话: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我想强调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努力把档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尽量或善于采用新兴的、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文化形式,把档案转化为影响更加广泛的、大众或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以便让它“传得开”;第二层意思是不管采用传统或新兴的文化形式,都要努力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以便让它“立得住”“留得下”。虽然档案具有存史育人的文化功能,但档案本身浩如烟海,又收藏在档案馆、室中,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直接去利用档案接受教育的并不太多。因此,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为各种形式,特别是当下覆盖面最大、最大众化通俗化、最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受到熏陶、感化、教育、提高。特别是要把档案产品努力打造成文化精品,使档案产品在文化产品中具有一席之地,具有广泛影响,成为一种特色文化品牌。
  有些同志对此可能信心不足,认为档案部门为别人搞文化产品提供档案服务可以,对自己利用档案去开发大众文化产品、特别是打造文化精品则有疑虑,缺乏信心,不敢行动。但我从自己经历的和其他单位的事实中体会到,档案部门确实是可以通过新兴的或传统的大众文化形式,打造出在文化界、在宣传领域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精品。
  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当文献电视片在我国兴起不久,我们就开始尝试,独立地利用文件、照片、录音、录像、报刊等档案资料,拍摄党史、国史、军史、伟人传记类的文献电视片,在各地电视台播放,并出版影视光盘在国内外发行。第一部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而拍的,名字叫《共和国脚步》,记录的是新中国50年的重大事件,共18集,每集半小时,共长9小时。经广电总局重大题材小组审批后,于2009年国庆前后,在全国120多个城市电视台播放,有些电视台曾多次重播,同时还出版了影视录像光盘在国内外发行。这是我国档案系统独立自主拍摄的第一部纯粹以档案史料忠实还原历史、原汁原味地反映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文献电视片,也是我国档案系统第一次向社会出版发行影视录像光盘。电视与光盘的观众累计达数千万人次,与过去传统形式的出版档案史料图书的几万读者或举办档案展览的几十万观众相比,效果大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这就是新兴的大众传播形式与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在效果上的差别,这就是我特别要强调运用新兴的、受众广的大众传播形式来制作档案产品的原因。
  尽管开始我们对电视片脚本怎么写、片子怎么编、经费怎么筹、有没有电视台播等毫无所知,但硬是以一腔热血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闯过一道道难关,使这第一部档案人的文献电视片,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和许多人的疑虑中破茧而出,顺利播出。该片在当年第四届中国行业电视片评比中意外获奖。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又与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365集文献电视片《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从年初到年尾,全年天天都在全国25个省级电视台和几十家地县级电视台播放,每天播出一集。其中北京电视台每天有3个频道滚动播出七八次。除电视台播出外,该片还在千龙网上全部播出,录音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部播放,解说词在《北京日报》全文刊出,录像光盘在国内外发行,形成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电视、网络、光盘等新兴媒体同上,文字、声音、画面等各种形式都有的立体化的多媒体、全媒体传播。该片每集5分钟,共长30多个小时,是当时并直到今天为止,全国电视台播出集数最多、总长度也最长的文献电视片,受众累计数以亿计,比第一部的受众人数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可能创下了在世界各国档案界至今都无人打破的一个记录。此片播出后获得全国宣传文化界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电视界最高行业奖金鹰奖。获得这两个奖,一个是国家最高奖,一个是行业最高奖,表明我们为档案界在文化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创造了精品,创出了品牌。同年,我们还和江苏电视台合作,拍摄了27集文献电视片《自从有了共产党》,在全国7个省级电视台和几十家地县级电视台播放,有的电视台把该片重复播放了好几年、好多遍。
  自从我们一炮打响、二炮走红,获得了两个大奖、创出了品牌之后,好多单位都主动找我们合作拍摄文献电视片。之后,我们几乎每年都推出一到两部有影响力的文献电视片,其中,10集文献电视片《新四军》经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审看了部分内容后,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成为档案系统拍摄的第一部、也是全国各个行业系统制作的为数不多能在黄金电视台、黄金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文献电视片。据电视台的调查,其收视率比该台该频道该时段播出过的一些电视剧还要高,这是非常少见、也非常难得的。播出后除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这两个国家最高奖和行业最高奖外,还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学术最高奖。同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电视片还有《百幅手迹怀伟人——毛泽东的110个故事》《邓小平的故事》《抗日中坚八路军》《伟大长征》《中原雄师》《周恩来的故事》《毛泽东·1949》《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等,另外还有在其他电视台播出的《邓小平的足迹》《开天辟地90年》等。这些电视片都同样出版了影视光盘在国内外发行。《百幅手迹怀伟人——毛泽东的110个故事》的光盘,在经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同志主动要求观摩后,中央有关部门还专门送给时任和上一届的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观摩。档案部门以档案制作的影视作品,第一次荣幸地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集体检阅,获得了很多专业电视人没有获得过的殊荣,创造了档案工作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录。《毛泽东·1949》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文化精品的专门扶持,成为2011年唯一的由非电视部门报送的获国家专门扶持奖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开天辟地90年》的影视光盘,发行到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这些文献电视片,大多获得过各种不同的奖项,也大多在中央组织部的全国党员远程教育网上播出过,有两部还分获中组部2011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最佳作品奖和优秀作品奖。
  从1999年到2012年,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拍摄并已在全国电视台播放且都制作成光盘发行的文献电视片共有15部、970多集,总时长超过10000分钟,达170多个小时。这在世界各国档案部门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我国除电视行业以外的各个行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档案部门制作的文献电视片,已经成为我国电视界和文化界的一个特色品牌。目前,在全国各地档案部门的协作和参与下,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一部全面反映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的特大型文献电视片《中国近现代影像史》,计划共3000集,总长30000分钟,将从明年起在全国陆续播出。届时,它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长的一部文献电视片,可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将为社会再贡献一部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档案文化精品,毫不夸张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档案人给社会的“钜献”。
  如果说,在当今中国,电视是覆盖最广的文化传媒,文献电视片是受众最多的档案文化产品,那么,互联网则是仅次于电视的覆盖次广的文化传媒,档案网络视频则是受众次多的档案文化产品。在我们成功地应用了最大众化的电视传媒后,当网络视频在世界各国流行时,我们又及时推出了以档案制作的网络视频,使档案产品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文化传播阵地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档案宣传借助最时尚的文化形式——网络,走进最时髦的文化受众——“指尖一族”。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受一位爱国留学生在外国一家著名视频网站上推出宣传西藏从元代起就属于中国的网络视频引起很大反响的启发,我们及时以档案制作了5集专题网络视频,从不同角度宣传西藏从元代起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部用中英文制作的档案网络视频经中央主管部门推荐后,在国内外300多个重要的中英文网站推出,仅国家档案局一个网站的点击量就达200多万次。同时,中央各大通讯社、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包括香港凤凰卫视,都集中报道了网络视频的内容,又一次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的态势。这部档案网络产品的总受众估计不下10亿人次。特别是不但有中国的受众,而且通过英文的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全球性平台,还拥有很多外国受众,特别是英语受众,使档案文化产品第一次广泛地、真正意义上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档案网络视频产品这次是一炮打响、一炮走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这在世界各国档案部门中是极其罕见的。在我国除宣传系统以外的其他行业中也是不多见、不常有的。自那以后,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我们又推出了52集档案网络视频《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全年每个星期推出一集。除在国家档案局网站推出外,新浪网、中国网等著名国内网站主动转载,全年点击量总计超过两亿人次,不少网友留言给予好评,有的还把视频下载到自己的博客中收藏。接下来2010年推出的52集网络视频《共和国脚步——1950年档案》和2011年推出的24集网络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档案》也如法炮制,全年点击量总计也超过或接近亿次。明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还打算制作一部365集的网络视频,叫《毛泽东档案》,每天推出一组有关毛泽东的档案。
  以上说的是我们利用新兴的大众文化形式,把档案转化为大众文化产品,同时也打造成为有影响的文化精品的事例。在档案部门,还有很多运用传统的文化形式,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的事例。
  比如编辑出版档案图书。中央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被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给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出版的馆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台湾档案汇编,规模达几百册之巨,成为我国文化界屈指可数的大部头图书之一。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也都编辑出版了一批在文化界有全国影响或地方影响的档案图书,成为党史研究、国史研究、军史研究、地方史和专业史研究以及各个专业学术研究的基本史料,为各项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各种政府奖、行业奖、专业奖,成为了全国的或地方的文化精品。
  比如举办展览。我们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参与举办的许多大型展览,都有几十万观众参观,特别是有两会的全体代表委员、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观看,有中央各大媒体的连续宣传报道,有大量感人的观众留言,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精品。各级地方档案部门,也办了很多各有特色的展览,同样也有本地的主要领导和几万、几十万观众参观,本地的主要媒体予以宣传,成为在本地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化精品。特别是有些档案部门,还把档案展览办到公园、校园,办到胡同街道、乡镇村居,比如北京市档案馆与居委会合办胡同文化展,把档案展览办到百姓身边,让老百姓浸染在档案人营造的文化氛围中,更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他们使档案产品不再居庙堂之高、只供精英人士欣赏,而是下市井之中、也供草根阶层分享,从而增加了档案产品对老百姓的亲和力、感染力,成为扎根胡同乡村、深入百姓身边的文化精品。
  比如出版档案报刊。我们有世界唯一的《中国档案报》,全国还有几十份像《中国档案》杂志这样公开发行的档案刊物,其中有些很有影响。这里我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坐飞机,身边坐的是相声演员侯耀华。服务员给乘客发报刊,给别的乘客都发了,但忘了给我们发。我们俩看到发的是《档案春秋》,不约而同地都向服务员去要。拿到刊物后我问侯耀华,你喜欢看这个刊物吗?他说,很喜欢,他每期都看,家里还专门订了一份。从这件事上,我就感到《档案春秋》堪称是文化精品了。为什么呢?第一,它上了飞机,成了飞机乘客的休闲读物,而这在全国期刊中是并不多见的,说明它既有一定的高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第二,像侯耀华这样的大腕明星也喜欢看,并且自费订阅,说明它有相当的可读性、通俗性,对档案以外的人群具有一定吸引力,真正走出了档案界、走出了专业圈,走向了社会。这是我特别看重推崇的。《档案春秋》是上海市档案馆办的,在社会上确实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前不久,这本刊物的主编还被上海电台请去参加与听众的互动,在上海书展上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不管是用传统的文化形式,还是用新兴的文化形式,只要真正用心,我们都可以打造出具有档案特色的文化精品来。所以,我们今后必须坚定信心、大下决心,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文化形式,特别是要善于运用覆盖面广、受众多、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给档案插上流行的翅膀,让档案产品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进群居之巷,既可上领导案头,又可上百姓床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为文化建设奉献出更多的档案产品。
  第二句话,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也就是要积极为包括各种文化创作、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各项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从档案中获得灵感、寻找素材、吸取智慧、强化形象。我这里所说的文化建设,并不仅仅指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等的创作和史志、论著等的编写,而且包括古城重建、古迹遗址恢复、文化设施的建设、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对于前者,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比如,著名的电影《大转折》、著名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等在创作过程中,都查阅利用过档案。好几年前我看过的一场以红岩为主题的大型歌舞,不但创作过程中利用了档案,而且还把档案内容直接搬上舞台,把历史档案中留下的红岩烈士在英勇就义前集体写给党组织的一封建议信在舞台上朗诵,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也穿插运用了一些音像档案,把真实的历史镜头穿插到特定的场景,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但对于后者,大家可能还并不熟悉。
  比如:古城重建。不久前,我到过山东台儿庄。在这之前,就有人向我介绍过,说这个新建的古城中挂着不少老照片,很有特色。我去看了以后,确有同感。台儿庄过去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商埠,有一定规模,也有一定特色。但日寇侵华的炮火使这座古城成为废墟。同时,这座古城又以一场著名的抗日战役“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于世。前几年,当地领导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重建中,他们深入挖掘并大量运用照片档案,做到建旧如旧。更为突出的是,在很多新建成的建筑门前,都特意展示一组照片档案来说明这座建筑的“前世今身”。这组照片一般有4张,一张是战火前的照片,一张是战火后的照片;一张是重建前的照片,一张是新建成的照片。古城的大街小巷中,还挂有台儿庄大战中一些著名的老照片,有的最经典的老照片还半照片、半雕塑地做成城市雕塑,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另外,城内还办了上百个各行各业的展览,展览中也使用了不少档案,其中有一个专门展示运河档案的展览。看了古城后,我真的极为欣赏,把它称为“我所见到的最为成功的新建古城”。为什么我说它最为成功呢?因为它不但具有古城之貌,而且具有古城之魂。这个魂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那些档案也就是历史照片中。你比如:悬挂在大街小巷中的抗战老照片,把台儿庄以抗战而著名这个特点强化了出来、体现了出来,凸显了这个地方的抗战文化。再比如:显示一些著名建筑“前世今身”的4张照片,战火前后的两张照片让人陡然产生对毁坏这些建筑的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侵略战争的愤恨;重建前后的两张照片,又让人油然产生对新建这些建筑的党和人民政府的爱戴,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这一组照片还让人直观地知道,这些新的建筑,是对毁掉的老建筑的原样恢复,而非按想象设计、构造;新建的城市确实是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城,所有看了的人都从这些档案中找到了这座新城的根,看到了这座新城的旧貌,从而对这座城市增加了信任和好感。总之,档案为这座新城营造了浓厚的古城色彩,让这座新城具有浓烈的文化气息,使它“货真价实”、价值倍增,让它增值很多,增色很多。
  这个经典的案例,给文化和档案工作者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给文化工作者的启示是:档案居然可以给古城重建的设计、建造带来画龙点睛、铸魂传神的作用,档案居然可以成功地运用到像城市景观设计、环境设计、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这些新的领域中,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建设对档案的运用领域是广阔的、巨大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给档案工作者的启示是:档案利用的范围正在不断拓展,档案利用正在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延伸,我们必须不断地关注这些新领域,注意这些新发展,适应这些新变化,主动把档案利用服务向新领域延伸,使档案利用覆盖到社会各方面,让档案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
  再比如:古迹遗址恢复。典型的如圆明园遗址的恢复,曾经大量运用了档案,从整个园址的范围、布局,到各个建筑的位置、式样,再到建筑内部的装饰、陈设等,都找到档案作为依据,然后进行恢复重建。还有,辽宁省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恢复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原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找到该地原貌布局,有关人员在本省遍查档案没有查到,最后远赴北京,终于从中央档案馆的档案中,查到了依据,使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顺利建成。
  又比如: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2009年,首都搞的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就应用了声像档案。当游行队伍抬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巨幅画像,在长安街上由东向西走到天安门城楼前面时,队伍中响起了这几位领导人的讲话录音,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把游行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些录音,就是由我们档案部门提供的。
  总之,在文化建设方面,各种文化活动利用档案的越来越多,档案被直接应用于各种文化活动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过去我们不常见和想象不到的新的形式的文化活动,也普遍地利用或直接应用档案。这是一种新的趋势、新的变化。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看到这种新趋势,适应这种新变化,主动为各种新形式的文化活动提供档案,主动为新领域的档案利用提供服务,在档案利用方面不断“开疆拓土”,让档案的利用面和作用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大,使档案利用成果不断丰富。
  第三句话,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这句话也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档案工作者要主动帮助文化建设者在各项文化建设中建立档案。我们今天进行各项新的文化建设,不但需要利用以前形成的档案,而且也要建立、保留自身形成的档案,既为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记录、留下凭证,也为将来的文化建设留下参考的依据和继承的遗产。有些文化建设者已经有了这样的自觉,比如: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今年就呼吁要为文化遗产建立完善的档案,“否则,就像家里没留下奶奶的照片”。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化建设者,自觉地把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保存起来,留了下来。但也有一些文化建设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自觉,还没有意识到要为自己的活动建立档案,或者说,还没有自觉地、主动地把自己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各方面记录留存起来或流传下去。这无论是对今天还是对未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民族,都是一个很大的悲哀和损失。我们档案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大力地向文化建设者宣传建立档案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动地、积极地帮助和指导文化建设者,把他们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电子的、音像的、纸质的等各种载体、各种内容的、对后人有参考价值的东西留存起来,分门别类,建立档案,从而为今天的各项文化建设建立起立体、全面、详尽的档案,为我们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立此存照”,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文化之根,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是:档案工作者要主动记录即将消失的各种文化现象,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当今这个时代,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大潮迭起,各方面发展异常迅速,很多文化现象已经消失或濒于消失,这既是人类之喜,也是人类之悲。档案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发展形势和发展后果,积极地承担起为国家守历史、为人类存记忆的神圣使命,主动地去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用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形式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有些嗅觉敏锐的档案人已经行动起来,开始这样做了:他们有的用摄像机、照相机把即将迁移或改造的社区、街道、村庄、建筑拍摄下来,把后继无人、快要失传的工艺、技艺拍摄下来,有的用录音把民族故事、地方方言记录下来等等。全国广大的档案工作者,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都应该向这些先行者学习,按照他们的做法,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向民间,积极地用文字记录的办法,用照相、录像的办法,用录音的办法,用其他各种可行和有效的办法,把濒于危险、即将消失的老房子、老村庄、老街道、老城市、老工艺、老产品、老风俗、老故事、老艺术、老风景、老人物等等记录下来,建立档案,使它们能够传之后世。这些由档案人所建立的文化档案,毫无疑问地将为全民族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全人类留下一批珍贵的历史记忆。
  第四句话是:要建设档案文化。也就是要努力建设我们档案系统的行业文化。
  不久前,我参加过两个活动。一个是上海市档案系统的辩论比赛,有全市档案工作者的代表和市领导参加,由上海电视台进行转播;另一个是山东省档案系统的演唱比赛,也是有全省档案工作者代表和省委分管领导参加,省电视台录播。前两年,我还观看过北京市档案系统的演唱。这些活动的参加者都是档案人,说的、唱的都是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可以说都是档案系统的行业文化活动,但最后都通过电视转播而成为电视节目,传播向社会,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起到了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人精神、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作用。
  类似这样的活动,全国不少地方的档案部门这些年都在搞。除了辩论比赛、唱歌比赛外,还有档案系统的演讲比赛、档案知识竞赛、书法摄影比赛、档案工作者誓词征集评选、档案行业徽标征集评选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的还用电视剧、话剧等形式,宣传档案工作者。比如十几年前,上海市档案局根据我们党最早的档案库——地下文库的传奇故事而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一号机密》,第一次把档案工作者的真实故事搬上了荧屏,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3年前,在国家档案局和总参档案局支持参与下,由总政话剧团根据档案工作者楷模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创作的话剧《生命档案》,在各地演出100多场。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长春和各界群众10多万人观看了演出。2011年10月,该剧以话剧类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宣传档案工作的意义、成绩、知识,宣传档案工作者的事迹、精神等,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档案系统的行业文化。这种行业文化,不但可以凝聚档案工作者的共识,鼓舞档案工作者的斗志,而且可以通过与宣传、文化部门相联合的方式,借助公共传媒,走向社会,向公众传播,进而丰富全体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档案工作者甘于平凡,创造非凡的无私奉献精神。因此,我们也应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大搞群众性的档案系统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可以与各方面的专家合作,提高这类活动的质量和品位,并与各个专业部门合作,通过各种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形式,把行业文化传播向社会,扩大其影响。从而让我们的行业文化走出行业,走向社会,把我们的行业文化,也变成精品,变成社会文化、大众文化,去宣传社会、感染大众,使我们的“行业文化”不仅仅只是自娱自乐,同时也化人育人。这样,它们的作用不就更大了吗?我们档案人对文化强国建设的贡献不就更大了吗?

  (本文由宝鸡市档案局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宝鸡档案政务微博
宝鸡档案微信公众号